日期:2025-03-28 编辑:昌亿机床 阅读: 57
砂轮粒度和硬度的选择对磨削加工的质量、效率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,以下是具体的选择标准。
加工精度
粗加工:粗加工时追求高的材料去除率,对工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相对较低。这时应选用粗粒度砂轮,像46# - 80#粒度的砂轮就比较合适。这类砂轮磨粒大、气孔大,磨削深度大且不易堵塞,能快速去除大量材料。例如锻造后的毛坯件,表面余量较大,用粗粒度砂轮能高效完成粗磨工序。
精加工:精加工时对工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。此时需选用细粒度砂轮,如180# - 600#粒度的砂轮。细粒度砂轮磨粒小,磨削时切削刃多,能精确控制加工尺寸,使工件表面粗糙度更小。像精密模具的型腔加工,为保证高精度和低表面粗糙度,就会使用细粒度砂轮。
工件材料性质
硬度:材料硬度高,如淬火钢、硬质合金,应选细粒度砂轮。因为硬材料难切削,细粒度砂轮磨粒小、锋利,能有效切削硬材料且不易使磨粒过快磨损。而对于硬度低的材料,如铜、铝等有色金属,粗粒度砂轮更合适。软材料易切削,粗粒度砂轮不易堵塞,能提高磨削效率。
韧性:韧性大的材料,如不锈钢、钛合金,磨削时磨屑易堵塞砂轮,宜用粗粒度砂轮。其气孔大,利于排屑,可避免磨屑堵塞导致的磨削力增大和表面烧伤。对于脆性材料,如玻璃、陶瓷,细粒度砂轮能减少崩碎现象,保证加工表面质量。
磨削接触面积
接触面积大:平面磨削时砂轮与工件接触面积大,产生的热量和磨削力也大。为避免过热和烧伤工件,应选细粒度砂轮。细粒度砂轮散热面积相对大,能更好地控制磨削温度。
接触面积小:外圆磨削、无心磨削等接触面积相对小,散热条件好,可根据加工精度要求选择粒度。粗磨时可选粗粒度砂轮提高效率,精磨时则用细粒度砂轮保证精度。
工件材料硬度
硬材料:磨削淬火钢、硬质合金等硬材料,应选软砂轮。硬材料对磨粒磨损大,软砂轮的磨粒磨损后易脱落,新磨粒及时露出,保证砂轮锋利,避免因磨粒钝化导致的磨削力增大、工件表面烧伤和精度下降。
软材料:对于铜、铝等软材料,需选硬砂轮。软材料易切入磨粒,硬砂轮能保持磨粒的形状和位置,保证砂轮的形状精度和耐用度,避免磨粒过早脱落影响加工质量。
磨削方式
粗磨:粗磨时追求高的材料去除率,磨削力大,应选较软的砂轮。软砂轮自锐性好,磨粒磨损后能及时脱落,保持砂轮锋利,提高磨削效率。
精磨:精磨时对工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,应选较硬的砂轮。硬砂轮能保持形状精度,保证磨削的稳定性和一致性,获得更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。
砂轮结合剂类型
陶瓷结合剂:陶瓷结合剂砂轮化学稳定性好、耐热性高,但脆性较大。一般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适中硬度的砂轮。磨削硬材料时选较软的陶瓷砂轮,磨削软材料时选较硬的陶瓷砂轮。
树脂结合剂:树脂结合剂砂轮强度高、弹性好,但耐热性相对低。常用于对表面质量要求高的磨削,硬度选择范围较宽,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。
在实际生产中,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,并通过试验和经验总结,才能准确选择合适的砂轮粒度和硬度,以达到最佳的磨削效果。